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随手刷一刷小视频已经成为全民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各类精彩“爽剧吸引不少网友驻足观看。然而,“囫囵吞枣”的信息攫取使我们忽视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不知不觉间可能就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五分钟看一场电影”,或者多个主播重复表演同样的“老梗”,虽然大部分这样的演绎很无聊,但有时我们也忍不住想要演绎下或者随手转发,那么转发这些短视频会不会构成侵权呢?首先,短视频在法律意义上,应当定性成什么具有独创性的短视频,属于视听作品。
《法律公益诊所》栏目由羊城晚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律师协会、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联合主办,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欢迎广大读者来信咨询法律问题,邮箱:flgyzs@126.com。
7月26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治理盗版微短剧内容的公告,为保障微短剧版权方、微短剧内容运营者等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内容行业繁荣发展,响应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近期平台依法依规将对违规搬运、盗版内容进行排查与处置,为创作者的网络视听内容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2024两湖版权对话”在湖北武汉举办,汇集200多位来自版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头部企业代表。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艺版权保护典型案例,也在会上发布。网络文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受到盗版侵权问题的挑战。
7月26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保障微短剧版权方、微短剧内容运营者等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内容行业繁荣发展,响应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近期平台依法依规将对违规搬运、
近段时间,短剧迎来“泼天富贵”。然而热潮背后,盗版汹涌。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盗版短剧资源泛滥,价格十分低廉。观众只需花费几元钱,便能轻松解锁数千部短剧资源。(2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某爆款短剧,解锁全剧原需39.9元,而在某电商平台,只卖0.1元;在一家网店,仅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