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曾经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就曾经这样评价大宁卫对于明朝东北边防的意义“大宁居遵化之北一百余里,沿山海关就能到到宣府的独石口,一墙之外皆其地,独石口、山海关、大宁离京师都是七百里。国初年建谷、宁、辽三……….以屏藩东北,其为计深矣”可见大宁的重要性。
前言:朵颜三卫,一向是鉴别真假历史迷的利器之一。很多人沉迷于其“最强雇佣兵”的虚假营销之中,认为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通过靖难战争夺取天下,靠的就是朵颜三卫,为此不惜割让大宁卫。还有人认为朵颜三卫是宁王朱权的护卫,朱棣向弟弟借兵造反,事成之后却不顾当初“中分天下”的承诺,实属无耻。
众所周知,永乐大帝朱棣作为“马背上的皇帝”,一生武功赫赫,五征漠北,收复安南。他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让他割地赔款,想都别想!只是朱棣没有割地,却放弃了重要之地,给大明王朝埋下了巨大隐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六百年前的“永乐盛世”,探寻永乐大帝弃地的前因后果。
民间野史有一种记载认为永乐皇帝朱棣的母亲是蒙古人,或者是高丽国进献给元朝的妃子,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朱棣跟蒙古人的关系特别亲密,甚至认为其是蒙古人的遗腹子,还从多方论证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能够离这个蒙古老家近点。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王文华)4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燕山深处,寻访石头的“记忆”》的报道。独石口得名于一块孤独的大石头。石头高8.7米、方圆78平方米,孤零零立在白河滩上。东边是连接北京与内蒙古的望云古道,独石口城在路东。
大宁都指挥使司,简称大宁都司,明朝在东北地区西部设立的军政机构,范围为今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部。大宁都司宁王以“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