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战争的描写,往往将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战争显得波澜壮阔,犹如一曲曲英雄的史诗,但书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往往直接忽略掉人口、经济、粮草等等因素,将交战双方的兵力无限拔高。
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孙权亲率大军进攻曹魏在淮南的重镇合肥。曹魏守将张辽以寡敌众,出其不意率军迎战,先是带领八百壮士突袭孙权军营,重创敌兵获胜而还,后又乘敌人主力撤退,孙权逗留在逍遥津北时全力出击,几乎生擒敌人的国君。
这十二人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凌统、徐盛、潘璋、甘宁、丁奉。徐盛、董袭前面已经介绍过,详见:徐盛:三国江东有一名将,名气不及周瑜吕蒙,却两次陆战击败魏军,获得了和张辽同样的顶级封号!
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请问逍遥津之战算的上是三国第四大战役吗?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以八百将士,硬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