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10月28日,“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开幕式在苏州吴作人艺术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国国家画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安徽博物院、吴昌硕纪念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吴作人先生的艺术成就展开研讨。
赵葆华一生创作了超过30部影视剧本,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是其代表作。在谈到编剧工作时,赵葆华曾说:“当明星和导演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只有编剧在一旁享受寂寞,可是编剧是不怕寂寞的,唯有寂寞才能铸就辉煌。”
剧中描写刻画的是在法国留学的近代中国学子,以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以及年轻的邓希贤为主角展示了年轻学子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求学,为了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他们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甚至还要勤工俭学,通过辛苦的工作来挣钱还房租、交学费,这样的生活是常态,有时为了抗议游行集会,还遭到法国当局的镇压,甚至欧打,因而部分学生在如此的高压下,精神市失常甚至命丧他乡。
8月22日,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94年前,年仅16岁的邓小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从此走上漫长革命征程。从南部港口马赛到北部小城巴约,从中部城市蒙塔日到首都巴黎,当年的留学足迹述说着邓小平波澜壮阔一生与这个欧陆之国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