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随着医保制度改革推向纵深,一项项举措回应百姓关切,让群众看病越来越省心。上午8时,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居民郭桂英开始例行“锻炼”——把家里打扫得清清爽爽。77岁的她常做家务,完全看不出患肿瘤已近10年。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5月10日,据“天津发布”,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初见成效。截至目前,京津冀居民持社保卡在三地可享受22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5万多家医疗机构“一卡通结”等跨区域便利服务。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看病“无异地” 就医“同城化”——京津冀深化医保协同发展为群众就医带来便利“以前在北京的医院看病,还得让女儿提前为我办理备案手续。现在方便多了,拿着咱邯郸的医保电子凭证就能直接看病买药结算,所有程序和邯郸一样儿,省了好多事儿。
咨询:家里老人在北京帮我看孩子,如果在北京看病就医,我该怎么给他们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啊?答复:目前全省异地就医备案分为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两类。跨省就医这两种类型均须备案,省内临时就医免备案。
咨询:我是烟台职工,已办理了济南的异地长期居住一年了,现在想终止备案回烟台看病,怎么操作?答复: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的,未在备案地发生医疗费用,可随时变更或取消备案;在备案地发生医疗费用,备案满6个月的,可以取消或变更,备案不满6个月的,不允许取消或变更。
近日,有群众拨打医保热线询问异地就医政策。为此,记者专程来到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采访,据工作人员介绍,为方便首府参保群众在异地就医时直接结算,市医疗保障局统一规范异地就医备案管理,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先备案,后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2023年,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突破50万家,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到1.3亿人次。视觉中国 | 图曾听说过过去用异地医保的麻烦:需要专门的人工窗口绑定账户,取号、缴费都难逃排队,甚至还无法直接结算,需要拿着票据回到当地报销。当我第一次走进北京的医院,这些麻烦并没有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