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存在的价值不是因人而存在的,而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的。公益岗并不是一个职业,它只是各地政府部门出资开发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就业服务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城市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人员的一个服务性质的岗位。
在农村,公益岗作为一项特殊的就业举措,其存在的必要性,引发了大家的争议。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错误之处,请指正。农村公益岗存在的必要性。农村中存在着不少就业困难群体,有的年事已高、还有的人缺乏专业技能,或因身体残疾,状况不佳而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民。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一些呼声,呼吁取消公益岗,原因是有些地方存在公益岗为关系岗、人情岗、养老岗,只拿钱不干活,严重背离党和政府当初设立公益岗的初心,确实公益岗工作时间短,有些人挂在公益岗上拿着公益岗的酬劳实际上在外面干活。
乡镇政府因为工作比较繁杂,总会招聘一些临聘岗位工作人员,来缓解整个基层政府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那么,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24岁毕业后进入乡镇政府从事公益性岗位,这样有前途吗?对于以后考编有帮助吗?首先,在乡镇政府做公益性岗位工作,本身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我在一个县城里也是公益性岗位,干的好心累,不是说工作累,而且只是自己觉得太闲了,早8晚六,天天就坐着,也给人家干不了什么,但是就感觉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干的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我都害怕来上班了 每次上班给办公室这个带我 的这个哥打招呼,人家也都是那种不怎么想搭理你的那种。
而且只取消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买房子的人员他们只是户口没有迁到本市来,但这部分的人员是不用取消的,人家户口没有迁到本市,最起码这些人是“”有田有地”的人员吧,人家没有工作最起码有田有地种是饿不死吧,可是本市户籍人员没有工作又“没田没地”把别人辞了让别人怎么生活,录用本市户籍人员时也不说只干三年就不用了,让本市户籍人员有的都干了6-10年了,把别人年龄也耗大了,说不用就不用了,这样做是不是不考虑这部分人的生存问题,最可笑的是,把本市户籍的 市级人员拆了又重新招聘本市户籍人员,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持一举吗?
编者按: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热点有哪些?大众新闻通过网上开展互动活动,梳理百姓关注、企业关心的话题,带上会场与代表委员一起探讨,会场内外共答“题”,实现同频共振、温暖共鸣。近几年,山东省面向城乡创设了一种新的岗位,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公益岗”。公益性岗位都有啥?谁能参与?
昨日有朋友发来私信,他说他与我年龄相仿,今年52岁,原先是洛阳轴承厂下岗职工,下岗后开过出租车,后在高新区一家私企当司机,因长期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右眼视力出现问题,虽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司机这活却干不下去,想让我发帖试着问问我粉丝中能否能找个干保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