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前,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联盟”之分,它们分别是“北约11所”、“华约7所”、“卓越9所”和“京都5所”名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 2015年自主招生有一个重大的改革,就是取消“四大联盟”,最终录取放在高考之后。
往年,高三上半学期是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的密集发布期,不过今年起这样的现象将不再。随着我国招生考试政策的改革,自主招生也被要求推迟至高考后。昨日国内多所高校表示,确定今冬“无战事”,自主招生将安排在高考后,但具体方式未定。
194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变更,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希腊、土耳其的局势也岌岌可危.西欧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心急如焚,禁不住大声疾呼:西欧正面临被苏联颠覆的危险.为保卫西欧的安全,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西欧联盟.贝文的呼吁立马得到了法国、比利时、荷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和以美国、苏联、英国为首的同盟国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激烈战斗,最终同盟国取得胜利。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展开竞争,最终,随着1991苏联解体,华约集团解散彻底成为历史。
华沙条约组织、又称华沙公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
二战结束后世界本应走向和平,但美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很快便形成了以军事对抗为主体的冷战,并且还诞生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华约组织虽然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在初期更多是作为象征意义存在,以对标代表资本主义的北约组织,根本没有想要投入太多的资源,同时赫鲁晓夫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和美国商议同时取消北约和华约,但这样一个可以为冷战降温的想法,却遭到了美国高层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