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怎么读拓跋焘tuobátāo拓跋焘生平简介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
皇帝嘛,自以为是天子,高高在上,无人能比,所以,就连取名字,也要取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下面这些皇帝的名字,在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中尤其冷僻、奇特、“高级”。 一、汉朝(4位): 1、西汉元帝刘奭,读“是”(shì)音,意为“盛大”。
颛顼(音zhuān xū); 高阳氏颛顼画像帝喾:(音kù) 高辛氏夏:羿—寒浞:音zhuó,义:淋湿;帝扃:(音jiōng),义:门户。幽王宫湼:(音niè),义,同“涅”;古公亶(音dǎn,义:实在,诚然,信然)父(太王)。汉元帝刘奭:奭念shì,《说文》里其意思为“盛”。
却说司马休之、鲁宗之、韩延之等曾奔投后秦。秦为晋灭,宗之已死,休之等见机先遁,转入北魏,北魏各给官阶,使参军政。休之寻卒,子文思及鲁轨等,遂为魏臣。刘裕大索不获,只好罢休。晋廷已遣琅琊王司马德文,与司空王恢之,先后至洛,修谒五陵。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权名或其它事物名称,很容易读错,需要特别注意加以辨认识读,否则可能因为不经意读错而当众出丑、让人笑话。下面所列历史名词概念,但却极易读错。如果不看括号内的注音,你能正确识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