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有序,源远流长!对于不叫西国、北国、东国、南国、陕国的中国来说,中国文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必然的客观性,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国文明不断裂的历史进程!仰韶文化时期是古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公元前2900~前4420年为黄帝时代。
中国到底有多少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的多数国内学者,都说成是5000年;但是国外学者,往往并不认可。在缺乏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一些外国学者连商朝都不承认。这样一来,中国就只有3000年的文明史了。殷墟是考古和史书记载完美契合的例子。殷墟的发现,证明了《史记》对的商朝记载是准确的。
郭德纲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随口说的相声段子,居然能给考古界带来“蝴蝶效应”。事情是这样的,2009年12月,国家文物局认定安阳高陵墓主为曹操,但因诸多疑问没有得到合理解释,顿时引发了一众争论和质疑之声,有人指出安阳高陵其实是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并非真墓。
那么这个所谓的“中晚期”究竟指什么时候,夏朝的早期都邑又在哪里呢?根据考古学对同一族群文化遗存溯源的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在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综合了豫东造律台文化、山东岳石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以及部分良渚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夏朝之前是尧舜古国时期,这个历史事实恐怕没有人会提出质疑。特别是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两大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公布,夏朝中晚期都邑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尧都在山西临汾陶寺的结论得到了考古学界的一致公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持续策划开展系列宣讲。本场讲坛来到陕西省榆林市图书馆,讲述石峁遗址的发现过程与重要意义,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20日晚,央视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播出“文化大工程”系列节目第三期——《探源寻根脉》。节目中,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的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华文明从古国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得到重点介绍,揭示了它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王巍 著东方出版社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图片选自《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青铜牌饰 图片选自《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直到20世纪末,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对中华民族拥有50
要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结论,是在偃师商城建设于公元前1600年的基础上,参考《竹书纪年》记载的“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而得出的,并不是基于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