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12月3日,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福州市仓山区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幕。现场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了闽台陈靖姑文化会香颂典仪式,来自海峡两岸及“海丝”沿线陈靖姑宫庙的代表共同参与,传递闽台同胞对陈靖姑的敬仰之情。
【港澳台专线】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启幕 多家两岸机构“缔结金兰”中新社福州12月3日电 (叶秋云)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3日在福州市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启幕。12月3日,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福州市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启幕。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6日电(王延婷 黄舒婷 董清海) 听讲座,了解世遗泉州的闽南文化底色;走街巷,感受古城泉州的历史底蕴;逛博物馆,了解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的“五缘”关系;多交流,以“武”会友教学相长……9月18日至22日,作为泉州师范学院“闽台青
中新网福州12月3日电 (叶秋云)3日上午,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福建省福州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启幕,闽台陈靖姑文化会香颂典仪式同期举行。3日上午,第十六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福建省福州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启幕。
会香颂典仪式12月7日,2024年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启幕。活动以“南台临水,海丝传福”为主题,通过会香颂典、文艺展演、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展现闽台同源的陈靖姑文化内涵,拓宽闽台交流沟通平台。
中新网福州12月7日电 (郑江洛)36位头戴福州特色发饰“三条簪”的女子,依据陈靖姑文化传说中的“三十六官婆”迎接四海来宾,生动还原了陈靖姑文化传说。7日,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启幕。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文 黄孔瑜/图通讯员 林雯婷12月7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促进会指导,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仓山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仓山区委宣传部、仓山区文体旅局承办的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刘雪琴 周琼“赴山海之约·祈中华之福”,闽台地区5000余人的旅游团队来十堰参加文旅交流活动,活动于4月19日——23日在武当山举行。4月21日20时,武当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两岸龙狮民俗文化交流会厦门举行。 钟欣 摄中新网厦门6月18日电 (叶秋云)18日,舞龙舞狮协会和民间爱好者齐聚,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同根文化艺术节之两岸龙狮民俗文化交流会在厦门集美新地标集美塔拉开帷幕。龙狮是中华民族图腾和文化象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瑞物。
闽台民众对求福、纳福、祝福等礼俗福文化体系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初步形成了闽台区域特有的文化特征。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与沟通融合,闽台民众已经将华夏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域外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原华夏文化为主体,又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系统。
来源:中国新闻网闽台青年身背关公、陈文龙神像轿子,开启徒步寻根之旅。 林国斌 摄中新网泉州5月16日电 (孙虹 张燕玲)“第一次在福建参与徒步进香活动,沿路还有本地的专家讲解当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我们了解当年先辈们‘唐山过台湾’的艰辛,收获很多。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在众人的见证和祝福下,20对去年成婚的新人,携手将一对对精美的宫灯高挂于嘉应庙内,场面喜庆温馨。 “挂灯”是闽台东石灯俗中的重要环节。“凡是家中有新人结婚,新郎官都要在婚后第一个元宵节到嘉应庙挂起新娘陪嫁的宫灯,祈求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闽台同名两东石 共数宫灯闹元宵!今日是农历正月十三,今起至正月十五,在晋江东石嘉应庙,传承200多年的民俗活动“数宫灯”如约而至。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为我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开元区政府在开元路上举办庆元宵活动。 (王鹭佳 摄) 春节,是集除旧布新、祭祖祈福、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重大节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市民都为新春佳节做了哪些准备?厦门及周边地区都有哪些春节及元宵节习俗?今日,本报记者就为您一一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