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背上了一笔贷款,还得展示在自己的征信信息中。”据介绍,2023年4月初,张华在安徽一家移动营业厅办理宽带业务,期间营业员询问张华是否能保证手机号在未来三年继续使用,并推荐了两年期、三年期不同的分期产品。
11月24日,南都记者收到花呗的服务升级通知,可将产品更新为“花呗”和“信用购”,即按照原花呗的资金提供方的不同,明确展示为“花呗”和“信用购”。南都记者就这一变化向花呗方面求证后了解到,花呗产品目前已经开启品牌隔离,正逐渐在端内向用户推送。
大皖新闻讯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信用购”;幼儿早教经营不善随意关门卷款跑路问题频发;物业服务中个别企业从服务者变成了管理者……10月16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消保委了解到,2023年第三季度,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109件,较去年同期的6702件上升了6.
5G用户争夺乱象:优惠购物秒变分期贷 有运营商业务员淡化风险。日前,江苏消费者小孙在某家电商城购买家电产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目前商城与中国移动有合作,用户进行5G话费套餐升级即可收到1440元的现金抵扣券。
来源|呱说产品最近京东金融搞了一个大动作,就是京东白条自营和它行放款进行品牌区隔。简单来说当消费者看到白条的额度,是京东旗下小贷公司放款,属于京东自营业务。消费者看到的信用购额度,属于其它银行放款。此前蚂蚁花呗和借呗已经做了品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