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举世闻名的淮海战略大决战由3个部分组成,先是华野在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12万人,随后刘邓的中野大军在华野援军的配合下,在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12万人,最后,粟裕指挥华野部队在陈官庄一举全歼杜聿明集团30万人!
淮海大决战中,共有三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一场是华野粟裕在碾庄全歼黄伯韬12万精锐,一场是刘邓和华野援军在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12万大军,最后一场是华野粟裕在陈官庄全全歼杜聿明集团30多万人,这三场大战,一场比一场激烈,一场比一场扣人心弦,也一场比一场令人紧张。
但是,回看淮海战役,解放军的完胜是多种原因促成的结果:首先是战略和战术问题,国民党的战略和战术错误,他们错误的判断了整个局势,始终错误的认为解放军因为兵力少,是不敢正面决战的,从而实施了多点防御,导致分散了兵力,失去了80万的兵力优势;
但这是在淮海战役中投入各兵团大致满编状况下的一个兵力计算,而且还算上了徐州剿总直属的保安部队16个团、警卫宪兵2个团、铁道部队2个团与5个交警总队等,可当时因频繁的战争消耗以及后方财政的不断恶化,事实上没有一支国军部队其编制是完整的,因此只能毛估估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