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共振下,企业增长模式面临新要求,加速了人才市场的趋势性变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天然气是我国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实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进口和消费国,我国天然气能源产业面临保供能力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卡脖子”等诸多问题。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通知,首批遴选35所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聚焦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核心场景,探索“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育、以智助评、以智助研”的实践路径,增进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的重要指示,全面、深入诠释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框架下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审查政策,回应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供创新主体参考使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应用场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走进四川成都的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座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双轮足机器人训练攀爬楼梯……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2月19日下午,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当前,AI(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9日电(记者周慧敏、刘博)在偏远的山区小学,孩子通过教室大屏与人工智能进行互动;在基层医院,医生在大模型支持下利用诊疗助手进行辅助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全球数家科技公司竞相发布了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最新版本。这些大模型具备更快速的回答能力、更强的多模态能力以及增强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等,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使用体验,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动能。
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召开期间,工作人员在展示手势控制机器人操作流程。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摄图②: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500千伏变电站,一台5G智能机器人正在对变电站主要设备进行智能特巡。
人勤春来早,奋力开新局。当前正值多行业用工高峰期,也是劳动者求职就业的“窗口期”。记者在多地采访看到,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抓紧招揽所需人才;求职者寻岗位提技能,期待早就业增收入;政府部门密集开展招聘活动,全力促匹配稳就业。“用工忙”折射“开门稳”,传递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光明网讯(记者 李飞)2月19日下午,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专委会顾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表示,迅速发展的AI4S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