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兴安岭深处,伊春市大箐山县永翠河流域常年栖息着与大熊猫一样的国宝级动物——中华秋沙鸭。 这里是黑龙江省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红松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中新网南平12月2日电 (记者 张丽君)近日,福建南平建瓯市东游镇如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华秋沙鸭。这些被誉为“国鸭”的珍稀鸟类,已经连续5年冬季回到建瓯东游党城段水域越冬,不仅为当地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也成了建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1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刘思敏)近日,湖南桃江县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监测时,捕捉到12只中华秋沙鸭在湖面嬉戏的画面,这是连续第11年在桃江县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12月初,在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的中华秋沙鸭。
来源:【新湖南云】近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了3个调查小组,在石门县境内同步开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专项调查。唐甲 摄本次调查范围包括澧水石门段、蒙泉水库、仙阳湖、渫水、江坪河、南坪河、沱水等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宝”中华秋沙鸭“做客”安徽祁门。 刘军权 摄近日,摄影爱好者在素有“中国红茶之乡”美誉的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拍摄到四只“国宝”中华秋沙鸭,它们正在大北河中捕食、嬉戏,与它们一起玩耍的还有斑嘴鸭等。 “国宝”中华秋沙鸭“做客”安徽祁门。
新华社福州1月3日电 题:中华秋沙鸭欢聚大樟溪1月3日,在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梧埕村,中华秋沙鸭在闽江支流大樟溪上嬉戏飞翔。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这是一场特殊的聚会,主角是享有鸟类“活化石”美誉的中华秋沙鸭。
红网时刻怀化11月24日讯 (通讯员 骆娟 舒三洪 张杰)近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绿溪口野生动物监测点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麻阳锦江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经过连续多天的辛勤守候,于11月22日捕捉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群水中精灵戏水、飞舞的绝美瞬间。
【来源:安徽商报】12月2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祁门县获悉,该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专家组,日前对安徽省祁门县阊江流域的中华秋沙鸭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调查。经过连续两天的确认,2024年飞抵祁门县阊江流域越冬的“国宝”中华秋沙鸭一共20只。
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王宇峰 摄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王宇峰 摄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王宇峰 摄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王宇峰 摄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王宇峰 摄中华秋沙鸭,拍摄于抚松县漫江镇。
12月5日,在龙虎山景区泸溪河段,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拍到了一批63只中华秋沙鸭族群的身影。这是18年来,当地首次单个视频中记录到数量最大的中华秋沙鸭族群。据肖冬样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来鹰潭越冬的中华秋沙鸭已近百只。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周雪峰 摄1月15日,隆冬时节,平静的青衣江四川眉山洪雅段上,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空,数十只水鸟翩翩起舞,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其中的“明星”——中华秋沙鸭追逐嬉戏,敏捷而灵动,吸引众多鸟类爱好者前来拍摄。
中新网常德1月10日电 (郑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前开展的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专项调查记录显示,湖南省石门县越冬中华秋沙鸭的数量达到102只,约占湖南省记录总数量的50%左右,石门县成为湖南省内中华秋沙鸭的主要越冬地之一。中华秋沙鸭在湖南石门越冬。
近日,受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委托,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调查团队,在岳西县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种群。
华声在线1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郑烨)9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消息,在石门县越冬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连续6年稳定在百只以上,这标志着该地已成为中华秋沙鸭全国主要越冬地。
3月11日下午,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在位于余江区春涛镇的白塔河麻田段拍摄到5只中华秋沙鸭同框。这也是中华秋沙鸭继连续17年到龙虎山泸溪河过冬后,首次近距离被拍摄到在白塔河流域活动。白塔河是信江支流,位于泸溪河的下游段。
近日,商洛学院生物学院动物学博士张博在山阳县开展动物种群资源调查时,拍摄到了野生中华秋沙鸭的珍贵影像,这是首次在山阳县境内发现中华秋沙鸭分布。此前,在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和丹凤县均有中华秋沙鸭迁徙种群的发现记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匡彬)近日,湖北天堂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国宝物种的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的野鸭种类,属于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鸟类,主食鱼类、石蛾科昆虫,它的飞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强,能够每年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东北飞到江南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