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注解五元素之形体、功能、作用性特征特色。《尚书·洪范》:“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原文】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1],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2],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3],相协厥居[4],我不知其彝伦攸叙[5]。”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6],汩陈其五行[7]。
金栋按:“五行”一词,中华传世典籍始见于《尚书·甘誓》篇,具体如《尚书·洪范》篇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声律启蒙》是清朝人车万育编写的,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作诗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文音韵铿锵,琅琅上口,直到今天,还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声律启蒙》节奏响亮、声调和谐、用语简练易懂,按照韵脚编写,内容包罗万象,有人物、鸟兽、天地、花木、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对仗工整。
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是理解道家的书,古医书的一把钥匙,还有其他几把钥匙是气,阴阳,易。这几个关键的学说搞不懂,你读古书就会晕头转向,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讲的什么。要想弄明白古人的学说讲的是什么,要从源头开始,看古人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