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 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
上篇文章讲了管仲辅佐齐恒公称霸的故事,这篇文章讲宋襄公如何给世人留下一个以仁义称霸的千年笑话。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宋襄公就体现仁义出来了,他有个庶兄叫目夷,于是向父亲宋恒公说,想把太子之位让给目夷,但目夷也很仁义的拒绝了,理由就是以废嫡立庶,不合制度。
每周一个小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假仁假义”宋襄公的故事。据《史记》中记载,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荀子·王霸》对春秋五霸的描述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没有宋襄公。
在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时290多年的春秋时代,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左氏传》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王朝统治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新旧制度的更替,新旧思想的更替,促进了政治、文化、经济的大发展,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激烈交锋为下一个时代的开启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如果按照前一种说法,我认为宋襄公不足以和其他4人相提并论,无论是从领款、国力、经济、政治、外交还是结盟上来说,宋襄公远远没有达到称霸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