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到了永乐十七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全歼来侵的倭寇,自此后,明朝海防较为平静,并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的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人勾结在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随即大起。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一片绝望中,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横空出世。倭寇入侵: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东南沿海的浙江舟山,原本宁静的海岸忽然被一场骚乱彻底打破。渔民正在海边劳作,突然听到海面上传来呐喊声。
13世纪到16世纪的时候,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倭寇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直到明朝的时候,加强海防,倭寇才渐渐的被清理。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他们不惧生死,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护沿海的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
据央媒报道,近日,网传新版《新华字典》中将“倭寇”一词删除,引发关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第一时间调查了解,称:《新华字典》作为小型字典,重在收字,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所有版本中,在“倭”字下都未曾收录“倭寇”这一词语,因此所谓“新版删除”该词不属实。
提到海盗,我们脑中浮现的几乎都是欧洲人的面孔,得益于电影加勒比海盗的热播,更加深了这种印象。但是实际上,东亚也曾是一个被海盗肆虐的地方,但是我们并不崇尚劫掠的海盗文化,所以他们有一个非常粗鄙的称呼——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