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室性早搏是什么,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不用治疗,如果症状很明显,那就需要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并合理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要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三月前刚办完五十大寿,家住农村,平日上下挑菜取柴都要爬楼梯,但两月前,患者自感胸闷、气短,休息十余分钟才好转,不伴有胸痛、心悸、咳嗽、咳痰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我科门诊,门诊查心电图,结果未显示明显异常。
在一个平静的周末,李阿姨和朋友们在公园散步。突然,她感到胸部一阵奇怪的跳动,像是心脏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随后紧跟着一个异常有力的跳动。这让她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决定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院,医生告诉她,这是“室性早搏”造成的感觉。
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
心脏早搏,顾名思义就是心跳“抢跑”了,偶尔出现一次的早搏大多无害,但频繁发生就有问题。 其次,频发早搏有可能让心脏功能受损:如果早搏频繁,尤其是24小时早搏超过10%以上时,可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
正常人的心跳是规律整齐的,但如果心脏提前跳到了一下,临床上就称为早搏,也叫期前收缩。这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某个部位出现异常放电,带动整个心脏提前跳动,根据这个异常放电的部位,临床上又分为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