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举行的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进展通气会上获悉,60多项空间站建造阶段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介绍,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完成在轨建造,并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举行的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进展通气会上获悉,60多项空间站建造阶段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已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据介绍,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完成在轨建造,并进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展太空实验,造福人类生活。
据外媒报道,近日,波兰和法国签署一项价值5.75亿欧元的军事协议。根据该协议,法国将向波兰出售2颗“昂宿星”观测卫星和1个用于处理情报图像的地面站,并对波兰开放卫星数据的访问权限,直至波兰卫星投入运行。
中国空间站多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目前,中国空间站三舱已经部署了多个科研领域的科学实验柜,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记者从负责空间站在轨实验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已基本调试完毕,各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
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构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再到今天围绕卫星互联网等尖端领域的大国竞争,太空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影响着国家间的力量格局,而国家间的战略关系和利益博弈也会反过来影响太空领域的互动关系和国际秩序。
本报记者 徐令缘近日,欧洲航天局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旨在确保阿丽亚娜6号运载火箭财务合作的峰会,试图在德法两国纷争间找到折中解决方案。经过激烈讨论,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终于达成一致,决定从2026年起每年为阿丽亚娜6号火箭提供3.
新华社 近日,美国多家航天企业密集发射航天器,加快在太空探索领域布局,也开启了商业航天加速发展的一年。1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美国“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蓝色幽灵”号和日本i太空公司的月球着陆器“坚韧”号送入太空,展开探月之旅。
中新网1月6日电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5日梳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等机构在2023年预计将展开的几项主要太空任务,包括将机器人着陆器送往月球、发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探索生命等等。
载人飞船绕月试飞,月球空间站,星舰飞船,中国可回收火箭等等!2021年马上过去,愕然回首,在太空探索领域,2021年可谓是硕果累累。2022年太空探索领域将继续激烈竞争,现在我们从全世界范围预测,会有哪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