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不少孩子在家上网课时要使用家长的移动设备,又有一波未成年人陷入了充值陷阱。据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显示,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误充值的投诉累计已有几千条,内容多为“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自动扣款”、“无需实名认证”等,涉及金额在几百至十几万不等。
但眼下,一些包含色情暴力、诱导广告的学习类App却给学生们的暑期“线上生活”带来极大隐患,一些学习类App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介绍里写着“猜成语、涨知识”,打开却是网络游戏,且无需实名即可登录、充值…
“我最近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少了3万余元,查询发现,是女儿偷偷地将这钱充值在一款名为‘名人朋友圈’的社交软件中。”陕西咸阳市民李先生说,“之后我和这款软件的公司申请未成年退款,遭到拒绝。公司称,我女儿是用成人身份信息注册。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周六早上9点,周肖从被窝里爬出来,拿起手机打开《崩坏·星穹铁道》,边吃早饭边做任务。吃完后,她继续玩游戏,每天平均玩8个多小时。周肖是河北一所县级中学的高中生,今年16岁,她的学习成绩排在年级中上游,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你听说过“乙女游戏”吗?所谓“乙女”,其实是一个日语词汇,就是年轻女性的意思。近两年,“乙女游戏”类网游走红。这类网游以年轻女性为主要受众,在游戏里,玩家扮演年轻女性身份,可以和虚拟的男性角色谈恋爱;而且,游戏里的一些画面尺度还挺大。
小程序游戏在悄悄生长,毒眸喊披萨君分析了一波,以下是披萨君的开麦——一个寻常的夜晚,十岁的弟弟在视频聊天时偷偷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尽管他的ipad被妈妈没收了,但他最近在妈妈手机的微信小程序里,发现了一款和《王者荣耀》“差不多”的游戏——同样是5V5,同样是推塔,同样有几十个英雄可供选择,这成了他失去王者之后的“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