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慧能禅师,可能有些人比较陌生,但是一说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更是立足于禅学、参透了儒家思想、说明了老庄思想,可谓是集大智慧于一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来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偈子在佛教禅宗界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然而这首偈子出来之前也有一首偈子,那就是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众所周知,六祖惠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神秀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为什么一直以来大家会认为六祖的偈语要略胜一筹,到底高明在哪里?
大多数修行人都曾看过一些禅宗公案,这些公案玄妙、深奥,有些甚至有点儿令人摸不着头脑。在似懂非懂之间,有的人直接选择了“装懂”,甚至以自己的理解去给别人讲解公案中的“玄机”。然而其中的一些错解、曲解,未证言证,未悟言悟,说给别人听会造成很大过失。具体何解?请听南师如是说。
中国禅宗史上有两则著名的偈颂,一则为神秀所做“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年轻时学习经教,后来入佛门修行,拜到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很快便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无论是经教和用功,为人和处事,都无人能比,他有多优秀呢,弘忍大师给他的评价是: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