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拿起手中的绒花制作材料,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本报记者 木二东 通讯员 郑东慧“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是民间民俗节事与礼仪装饰中的重要元素。”石楼县美术馆的一位老师拿起一根绒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道,居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众网记者 秦立铭 临沂报道近日,“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非遗展演活动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圆满举办。“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非遗展演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十堰广电讯(竹山融媒记者 党时轩 杜登艳 李健)戴“绒花”,过大年,一支绒花,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点缀着浓浓的年味儿。在十堰市竹山县,“90后”女孩刘欢大胆“破圈”,通过与绿松石的融合,让非遗绒花散发出新的魅力。
大众网见习记者 刘子琳 通讯员 高寅哲 济宁报道12月29日,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运河社区举办“辞旧迎新庆元旦 柿事如意迎龙年”非遗绒花手工制作亲子活动,在增加亲子关系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辖区未成年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七夕”民俗文化,增进居民间情感交流,任城区南苑街道和韵社区妇联联合网格中心举办“浪漫七夕 绒花绽放”——绒花DIY活动。绒花,是一种始于唐朝,流传至今的“非遗”传统手工艺术品,谐音“荣华”,因此寓有吉祥、祝福之意,颇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