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介绍,十年来的国企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有力破解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涌现出一批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加充沛的现代新国企。
有人把国企改制企业职工待遇低,归罪于企业所有制是公有制,公有制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差,造成了产权归属不合理,公有制下容易出懒汉,这种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必然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降低生产效益,减少企业利润,甚至出现企业亏损以致破产现象。
今天下班,沿着回家的小路往回溜达,单位和家之间正好有一条小河,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在这块钓鱼。大爷也是个健谈的主儿,我们爷俩闲聊了一会儿,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扯到大爷退休的事,也就有接下来和大家聊的工作。
现在三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对于当时这场国企改制运动坊间存在巨大争议,支持的和反对的都非常多,大家都自站在各自立场上看待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我觉得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得一分为二的看待,具体分析如下:01 90年代国企改制背景:亏损严重,1997年,纺织,煤炭,有色,军工,建材全部亏损,全国31个省市国有企业其中12个亏损,16874个大型国有企业其中亏损有6599个,全国的国有企业大概亏损面在40%到45%之间,企业被逼到死角,准备到破产临界点。
相比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参与了所在企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工作。改制方案1999年5月,我所在的集团公司终于确定了针对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方案。最终的改制方案大体上算是依葫芦画瓢,也就是比照国家抓大放小的改制定位在集团内部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