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衡水电(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海菊)自从手机上有了“扫一扫”功能后,很多人把其当成了购物辨真假的利器,在商场、超市购物时,很多消费者用手机上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出商品的信息,就确定是真的,放心购买;扫描不出商品信息,心里就打了鼓,怀疑可能是假冒伪劣,干脆
市民用手机软件扫描商品条形码。安阳网讯(记者 赵晓凤 文/图) “用手机软件扫描条形码,却没找到相关信息,是不是说明买来的东西是假货?”昨日,市民张女士致电《安阳晚报》咨询。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年轻人都十分热衷此类软件,甚至把它作为购物时辨别真假的必备“武器”。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防伪标识本是鉴别商品真伪的“试金石”,如今却难保自身的真实性。近年来,全国查获多起通过假冒的防伪标识、制售假货案件。仿真度如此高的防伪标签从何而来?防伪码,怎么就成了假货的护身符?防伪技术的未来发展形式,会有哪些变化? 防伪码也能造假!
来源:【长城网】进口商品很诱人,“身份”来源难验证。冯佳雨是一个网购达人,现在迷上了海淘进口商品,经常为辨别商品的真假犯难。“你看,这是韩国的洗发水,我用微信和支付宝都没有扫出来结果,我都不知道它是不是原装进口的产品。”冯佳雨拿着一款韩国产洗发水说。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网购的多个品牌服装和化妆品上的“防伪码”竟然是假的。扫码后会跳转至非官方网页,显示产品为正品,但通过官方公众号扫码验证,却显示“防伪码不存在”。防伪码是商品的“身份证”,消费者扫一下码,就可查询到商品真伪。
原标题:莫让“防伪码”变“伪码”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显示为正品,包装和使用感受却有出入。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自制”防伪查询网站,联系官方渠道查询才让虚假防伪码现出原形。记者调查发现,防伪码和查询系统都可以花钱购买,甚至能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