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让外界看到了公安部门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的成果和决心,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部署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以来,截至目前,公安机关累计排查网络谣言线索8万余条,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
本报记者 许洁 实习生 李雪妍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吐槽称,在得物上买的耐克鞋却挂着李宁的吊牌,关键是还有平台鉴定为正品的证书。对此,得物方面回应称是员工挂错吊牌所致,并非商品质量问题。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消费者对于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的质疑。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潮流网购社区“得物”App以“先鉴别,再发货”的购物流程吸引了不少想要购买二手潮品的消费者。不过,不少消费者吐槽,购买到的商品存在质量瑕疵。
“扫码抽水杯”“扫码领雨伞”“先别拆 领20元红包”……在快递包裹外张贴的快递单上,类似的“福利”信息不胜枚举,简短的几个大字,给取件的顾客营造出一种轻松可得的假象。不仅快递单上有二维码广告,就连只有卡片大小的取件码上,此类的广告也不少。
作为国内少数真正实现交易和社区打通的平台,得物App上70%的用户每天活跃在社区里,80%的用户动态带有商品链接,这意味着得物对品牌的价值远不止于种草和拔草,而是能帮助品牌从线上活动预热、定制话题引爆、线下达人打卡和内容引导交易各个环节链接年轻人,为年轻人带来完整的沉浸式体验,也
据媒体报道,有得物App用户反映,得物泄露用户的购物信息,因此遭遇到了诈骗。一位得物用户在虎扑上发帖投诉:“我在得物的订单被泄露,手机号,订单号被诈骗的知道,诈骗的人冒充得物客服进行诈骗,得物客服交涉以后说会通知其他用户,问有没有赔偿或者道歉,得物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