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象更新。2月18日,在威宁自治县国有沙子坡林场沙子坡工区,护林人员陈贵文一大早就和自治县林业局森林灾害防治站(以下简称森防站)的技术人员一起前往重点监测林区进行巡查。“咔嚓、咔嚓……”陈贵文一连剪下几节松枝,一点一点仔细查看松针的颜色,并小心翼翼剥开松枝,寻找着什么。
撰文:冉景丞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前段时间在贵州威宁野外考察,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面的地面上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循声望去,是一只鸟在啄吃土壤里的虫子。
4月12日,湖南烈士公园,棕腹啄木鸟在树上叼出黑色昆虫。棕腹啄木鸟常在树上钻探取食“蛀干昆虫”,对防治林木害虫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森林医生”,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仲昭辉正在灭虫 红石林业有限公司供图中新网吉林6月15日电 (记者 石洪宇)傍晚时分,37岁的仲昭辉准备再次和两位同事去“探山”。拉紧防蚊罩、带好给树木诊断治疗的“器械”,他们便一头钻入密林。“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们这行也一样。”仲昭辉随手捡起树叶,其已被害虫啃食过半。
中新网吉林5月3日电 题:从山里娃到“森林医生”:巡山治树守初心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时至五月,森林里绿意盎然。程艳置身一片落叶松林里,踩着松软的植被,为松树贴上保护胶条。为了不让松毛虫侵害松林,她每天都会在山林里巡查。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侧,林地面积9.
前些天在茂兰开展洞穴调查,并配合央视拍摄《万物之生》纪录片时,考察了一座漂亮的洞穴。由于洞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在洞穴中难以知晓洞外短时间内的情况变化,如突降大雨,洞道积水,洞穴限制使得更难以逃离,非常危险。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大妈,这个阵痛药是一天一次,一次吃一颗,咳嗽这种是一天2次,一次2颗,要记好,不能吃错了。”三九时节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依旧阳光明媚。近日,么站镇新飞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强华和村医李仁英一大早就赶去给新冠病毒感染者夏秀支老人送药。
天气干燥,火情易发,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降低森林火灾风险隐患。连日来,贵州各地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强化用火管控,上下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日常巡护,全力打好森林防火“保卫战”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源。自1954年威宁自治县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卫生健康工作者,心怀国策、情系群众,踏遍千山万水、尝尽千辛万苦,“医”路披荆斩“疾”,守护群众健康,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深镌刻在威宁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碑之上。“感谢你们,我现在不紧张了,这里就像家一样温暖。
来源:贵州日报 “行距30至40厘米,窝距20至25厘米,这样的密度比较适宜。”3月31日,在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马铃薯连片种植示范基地里,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卢扬正拿着卷尺测量行距,指导种植大户科学种植马铃薯。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机耕道阡陌交错,烤烟房星罗棋布,烤烟田郁郁葱葱。”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秀水镇秀水村,感受着这里发生的变化:青山绿水美如画,别墅汽车进农家,处处都欣欣向荣、活力迸发。
充满划痕的黑白影像里,每个人都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喜悦。这喜悦无关身份,无关贫富,无比真诚。这张影像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威宁马踏社区人民纯洁质朴的精神面貌,是由艺术家陈启基在马踏社区写生时拍摄的。陈启基拍摄的20世纪70年代的威宁马踏社区。
小时候和朋友去山里摘野果,有一座山入口处,颜色的夏天没有虫鸣,寂静得只听到自己的声音。刚想进去就被大人拉回家了,他们告诉我们说:没有虫鸣的深山,千万不要贸然闯入,这是老人时代告诉自己的经验,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