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培训会北京市朝阳区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强调要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_媒体聚焦】1月9日,记者从2025年朝阳区“两会”上获悉,目前,朝阳区共有养老机构83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5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73家,各类养老床位2.4万张。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数以及养老机构入住人数均居全市首位,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双井第二卫生服务中心发布消息,开设“护士上门”护理服务。9月27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了多家医疗机构发现,目前北京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龙山中医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已上线护士上门护理服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确定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家医疗机构,为2024年北京市安宁疗护中心转型建设医疗机构;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为2024年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转型建设医疗机构。
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命名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的通知,朝阳区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6家(其中,医办养1家,养办医45家)。所有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机构签约等形式,实现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居住在河北燕郊的刘敏最近苦于给失能的母亲寻找一家合适的养老机构。刘敏的母亲需要24小时看护。前一阵,母亲感冒了,刘敏在手机上设置了8个闹钟提醒,生怕忘了给她喂药、拍背。此外,还要换尿不湿、喂水、查看大小便和翻身。照顾老人的重任和生活的负担压得刘敏喘不过气来。
“来,把手扶稳。”李红(化名)温柔地提醒父亲。她小心翼翼地确保眼前这台机器的支撑臂穿过父亲的腋下,同时将腰间的安全带系得牢固稳妥。随后,机器缓缓运作,将已无法自行下床的父亲安全抱起,平稳地移动到床边的轮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