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占地不足2.5平米的大玻璃窗咖啡亭前,用户选一款咖啡下单,机器人50秒出餐,豆子是现磨的,奶泡绵密。一个对汽车底盘进行焊接的车间,4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精确点焊,通过信息交互,保证其中一台机器人工作时另一台机器人不会进入它的安全区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跨界融合与产业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承办的“跨界融合科技工作者赋能提升沙龙——人工智能+专场活动”于7月25日在清华科技园成功举办。
张占仓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在大模型飞速发展的当下,AI正逐渐渗透到千行百业,建筑业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建筑业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而AI的出现,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一,设计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佘怡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模界·企业AI应用商城发布会暨佛山市AI小模型产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广东佛山举行。据透露,该AI应用商城聚焦AI小模型,链接“产学研用”多方,打造供需对接平台。
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选择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最终的国际竞争格局。总体来说,我国应发展用得起、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技术,消除我国信息贫困人口并造福“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低门槛地赋能各行各业,让我国的优势产业保持竞争力,让相对落后的产业能够大幅缩小差距。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6月2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辞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效赋能千行百业。
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重塑通信未来与可持续论坛”在上海徐汇滨江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行业机构代表、专家院士、产业代表齐聚,共同探讨前沿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机遇和挑战,加快“AI+”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编者按在产业地标成为城市发展关键驱动力的当下,众多城市都在思索如何精准锚定产业定位,塑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名片。摊开城市产业图谱,厦门正全力构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虽过程艰辛,但前景光明。
来源:人民网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民网自2022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数造新实体”课题研究,征集到600余项实践案例,并连续发布年度报告。近日,2024年报告正式发布,人民网对报告内容进行摘编公开报道。
新华社天津6月24日电 题:人工智能要在赋能实体经济上出实招新华社记者吴黎明、尹思源选择好出发地和目的地,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一键起飞;仿生机器人能歌善舞,还能完成特殊地形探索、救援、高危作业……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众多全球智能科技领域最新成果表明,互联网、大数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