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剽窃”指控 1790年,亚当·斯密去世之后,当地报刊《每月评论》刊登的新闻说,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期间,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思想被剽窃的恐惧之中。因为这个问题,熊彼特对斯密的为人表示不屑。 熊彼特说斯密“气量狭小”似乎不是空隙来风。
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汉英对照 壹 亚当·斯密第三本书的内容会是什么? 一、亚当·斯密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生于1723年,14岁入学格拉斯哥大学,17岁入学牛津大学,25—26岁任教爱丁堡大学,27—40岁任教格拉斯哥大学,期间出版《道德情操论》,后陪贝克莱公爵游学法国,回国后历经十年埋头写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1777年任职苏格兰海关专员,1787年秋受聘母校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病逝于1790年,享年67岁。
【编者按】2023年是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这位“经济学之父”身上充满着矛盾:他天赋异禀,14岁就读格拉斯哥大学,17岁入读牛津大学,25岁成为母校格拉斯哥大学的正教授;但同时又素有痴名:读书时经常发呆,懒得给朋友们回信,一生未婚也没有子嗣。
【编者按】2023年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诞辰300周年,澎湃新闻推出专题“亚当·斯密300年”,邀请多位学人从历史、哲学、经济学等层面展示这位“现代经济学之父”的多重面貌。
看不见的手这是很了不起地发现比方说,你现在认为地球是圆的,感觉很简单,但是在物理学没有进展之前,人们就是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太阳月亮围着地球转,除非你拿出确凿的证据,不然你完全无法反驳地心说,他们还可能因为愤怒而把不同意见的人给烧死。
序一 亚当·斯密的思想遗产永不枯竭 关于亚当·斯密的传记和思想研究有很多。所以,杰西·诺曼在今天仍敢于撰写亚当·斯密的传记,本身就需要勇气,还需要更独特和更深刻的发现作为基础。他这部《亚当·斯密传: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思想》确实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