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数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迄今已经发现了900余颗新脉冲星,其中包括120余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2020年12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确认了一条消息,位于美属波多黎各岛山谷中的阿雷西博望远镜继2020年两次严重的电缆事故后,望远镜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当天坠落并且砸毁了天线表面,此次事件的后果就是高达800万美元维修费用,不过专家称此次的维修概率太低,这个望远镜在未来将不会再使用。
科普视窗 第123期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岁月时光总是匆匆忙忙,不要忘记我们每周四分享的科普小视频,下面我们就赶快进入今天的《上九天揽月》第七期科普话题——遥观宇宙的那口“大锅”——中国天眼FAST。
从古到今,人类都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想象,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些探索科学的仪器,对地球之外的太空有了一些新的了解,进入近现代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为了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很多国家都研发了天文望远镜,在这大背景下,中国天眼诞生,可看穿137亿光年的区域,接近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边缘,自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天眼已发现509颗脉冲星,取得的重大成果远超西方。
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射电望远镜是什么?脉冲星又是啥?“中国天眼”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它还“看见”过什么东西?
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形似一口大锅的中国天眼建造于此。但口朝上的设计不免让人担心,如果遇到暴雨的话,天眼会不会被装满?要是被淹了该怎么办呢?中国天眼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中国天眼”学名又叫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主要通过接收宇宙中不可见的无线电波来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