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某业委会在“绿洲比华利花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业委会被动应诉的公告》一文,该公告附有该小区13位业主分别起诉上海市松江区绿洲比华利花园小区业主大会、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场西居民委员会业主撤销权纠纷13起案件的民事起诉状,起诉状中涉及该13位业主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必须得承认,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最头痛的一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这些事,外出吃个饭,饭店只同意扫码点单,结果刚扫了点单码,手机界面就跳出来该程序想要获取您通讯录/微信联系人信息的提示;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等出发,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在微博“冲浪”时,你是否好奇谁访问过自己的账号主页,又是否想“隐身”查看其他用户主页?2023年10月,微博App上线“查看访客记录”功能,用户花费数十元充值会员(SVIP)便可查看来访账户信息,并且删除对他人账户的访问记录。
作者:蒙晓阳(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戚婧(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9期导 读: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关注最新的法律变化,意识到法律变革对新闻报道活动带来的影响,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合理合法披露,努力寻找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
来源:法治日报 近日,#男子称铁路旁新装摄像头正对自家卧室#冲上热搜。陕西的周先生表示,自己家与铁轨仅一墙之隔,2024年11月,家正对面的铁轨边突然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而摄像头正对自家卧室。“那摄像头可人为操控360度旋转,我老婆现在白天在屋内都要拉上窗帘。
如今,不少家庭倾向于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当摄像范围延伸至邻居的日常出入区域时,是否会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王某与张某系同村村民,两人房屋相邻且房屋间约有50公分的过道。王某的房屋一直由其本人及家人居住,而张某的房屋系新建房屋,暂未居住。
▼▼▼亲爱的朋友们,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其中个人信息保护尤为重要。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案例,请转给身边的老人,提醒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和财产。让我们一起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数字世界里安心地享受生活。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99号)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除负有经营管理责任、安全防范义务的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建设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有准爸爸在注册母婴类APP后频繁收到涉黄短信。宝宝树孕育、美柚等母婴APP同时被指涉嫌泄露用户隐私。此前,也有女演员发视频称,自己孕期及生产后,丈夫多次莫名收到涉黄短信,内容让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