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乱点斑斑撒豆纹,纵横聚散自成群。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布下天罗网,专捉飞来将。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任凭窗缝再严密,也能缩身进中庭。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食尽皇王千盅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陶渊明的《自祭文》,意译“勤靡余劳”是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将“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十六个字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是对陶渊明精神特征的总体概括,这是很得要领的论断。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
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注释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