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姚家琦)很多家长会认为贫血就要“补血”,但是对于地贫患儿来说这是一个误区。5月8日是世界地贫日,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发病率较高,湖南省南部如郴州、永州等地发病率也较高。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应用基因治疗成功治愈一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这是新药碱基编辑药物CS-101申报研究获批后,该院成功治愈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受试者。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应用基因治疗成功治愈一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送上锦旗。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5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江丰霞 摄影 李芬)今天上午,在第30个世界地贫日来临之际,2023年湖南省世界地贫日“关爱地贫 守护健康”主题公益活动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省的40余个地贫家庭和50余个社会家庭参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2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记者今天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该院血液科学科带头人翟晓文教授领衔的干细胞移植团队,用基因治疗手段治愈一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14岁患者轩轩(化名)是这一碱基编辑药物的全国首例儿童受试者。
世界上大约有1.9%的人带有地贫致病基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重庆、湖南、四川、贵州以及香港等地常见,广东省每年新增超过1000个重型地贫患儿,地贫患儿通常在1-3岁左右出现症状,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户籍人口地贫基因携带率约为16.8%,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名携带者。
14岁的男孩轩轩(化名)是一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基因治疗后顺利康复。复旦儿科医院血液科学科带头人翟晓文教授领衔的干细胞移植团队,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展临床研究的碱基编辑药物CS-101获批后,轩轩成为成功治愈的首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
24岁的孕妈小雯第一次来产检,在筛查过程中医生发现她的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告知需进一步筛查,需做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那么,地中海贫血对宝宝会有影响吗?长沙市第一医院产科主任杨静为广大市民科普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健康知识。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14年前,女孩丫丫(化名)因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些年来,她健康成长,成绩优秀,目前就读于我市一重点高中。昨日,丫丫的父亲李先生回到当年给女儿做移植的医院,分享了求医路上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