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国外的大学都属于“宽进严出”的状态,想要毕业十分困难,但现在国内已经变成了“严进严出”,考上难,毕业也难,不过今年的新规定让延迟毕业不再可怕。“延毕”苦恼着众多研究生,2023新规令学生笑逐颜开,毕业不再困难。
记者 | 陆彦君、何昕晔编辑 | 孟佳丽今年5月,即将迎来硕士毕业的张晓敏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在看到群里有关延毕申请截止期限的通知后,她仿佛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延毕,成了原本对未来一筹莫展的她的新出路。彼时,张晓敏正面临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转折。
申请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后,研二的姜芸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一次,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目的:继续读书、回归生活、愉悦自己。”她所在的专业为两年制,前一年半,她做了3份实习。“实习占用了我很多精力,我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怎么出去逛。
先看一则数据,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博士延毕率持续飙升,2017年我国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5296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6451人,未正常毕业率为65.85%,而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为4.3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距离毕业季还有一个月,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岔路口,学生们作着各自的准备:有的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有的走向工作岗位,开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有的则申请延期毕业,为自己的人生进度按下暂停键。对于主动延毕的学生,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李彦慧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董子琪“毕业”二字总是意味着学生生涯的结束,意味着新的起点与开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高校毕业生们收拾行囊,离开校园,前往他们人生的“下一站”。然而也有一群年轻人选择暂缓离开校园,用延迟毕业的方式为自己划出“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