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中药的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浮沉”其实就是用来描述药物在人体内作用方向的一种特性,简单说,就是它们是往上、往下、往外还是往里走的。升就是往上,降就是往下,浮是往外发散,沉是往里收敛。李东垣说过:“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
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常表现出有呕吐,呃逆、喘咳等上逆的现象,又有腹泻、崩漏、脱肛、内脏下垂等下陷的症象,有阳气外越的发热、自汗、盗汗等向外现象,有表邪不解传入脏脏等病势向内现象,治疗这些病症,要求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以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使之归于平和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导读:今天跟着谢浴凡先生学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一段话,识别中药的阴阳气味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中药讲究性味、归经,归经即靶向也,《医论三十篇》云:“病有经络,药亦有经络,某药专入某经,或兼入某经,果识之真而用之当,自尔百发百中;倘辨之不明,焉能凿柄相投?”了解和归类药物所属的脏腑之经以及升降浮沉之性,便于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组方治疗,直捣病所。
知道了药物的走向你就知道该怎么用药了!学会就是半个中医!1. 先说说“升降浮沉”有些药光听名字就能猜出个大概其的药性。比如说柴胡,听着就有股向上的劲儿,它的药性就是往上走的,能把阳气往上提;再看降香,一个“降”字,就知道它能往下沉降,对那些气往上冲、降不下来的情况有帮助。2.
很多人都说学中医难,难就难在开个方剂像带兵打仗一样,各种“排兵列阵”,人家医圣仲景为什么那么牛,不就是因为深谙药物特性才“用兵如神”吗,所以他的经方才能流芳百世!今天和大家说下药物的走向特性,只要懂得这一点,就知道如何用药了!
因为被无理无由的限流,本人一直没有更新头条文章,今天中午在一个微信群看到有些关于中医基本概念的讨论,联想到时下越来越多想了解中医、想学习中医的中医爱好者面临的弯路,就写了一篇小文,写完后,在群里也得到了几位同道的认可,故顺带贴在头条,不管限流多少,希望这篇小文能帮有缘的中医爱好者少走点弯路。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它是我国中医前辈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大家对这方面有多少了解?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