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9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介绍,当前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大河财立方消息】12月1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
日前,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共提出19条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在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中,首次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并对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报讯 发展银发经济,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事关人民福祉。省发展改革委近期推出一系列措施,联合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整合文旅、体育、保健等资源,推动“康养+行业”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1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介绍,当前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受此激励,本周养老板块在各大板块中跌幅相对较小。具体来看,通达信数据显示本周“养老指数”先扬后抑,盘中最大涨幅2.71%。
记者9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政部等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三类养老服务协同贯通,同时也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近日,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指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黄盛)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进一步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加强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和投资管理,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加强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加大对涉老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打击力度……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13
核心观点银发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建议优化产业顶层设计,推动实现“银发红利”;强化数字科技赋能,疏通服务“供给堵点”;建立质量监督平台,打击消费“坑蒙拐骗”。■荆涛 闫勇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各方协同发力 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2月11日,商务部等九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银发号”启程,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迎来又一重大利好。“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来源:【赣南日报】□新华社记者任军 吴雨 桑彤养老金融事关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是老有颐养的“硬支柱”。近日,九部门发文明确了养老金融发展的“规划图”,助力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图”指明了哪些着力点?如何更好满足养老需求、守护夕阳红?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日,全国多地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比赛既考核专业技能,也考察爱心耐心,为银发经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年初到岁末,这样的活动遍布神州大地,贯穿了整个2024年。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近3亿。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据联合国人口会预测,2030—2035年全球将进入中度老龄社会,2050—2055年将进入高度老龄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正在显现,人们称之为“银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