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何氏锦燕是云南红河学院的一名越南语外教。2010年到2023年,在云南生活了13年的何氏锦燕,见证了云南省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这里也成为了她的“第二家乡”。如今的她,俨然成为了一名“家乡”推介官,为云南“代言”。工作之余,她时不时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在云南生活的所见所闻。
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两名学习中文的越南年轻人用创作的歌曲《武汉加油吧》,唱出了对武汉和中国的祝福,并在中国驻越南使馆的协助下,将歌曲制作成了MV,献给所有为抗击疫情作出努力的中国人民,正如歌中所唱,“记得微笑啊,春天的爱已经发芽,终将化作酸甜苦辣,阳光会
越南人何氏锦燕是云南红河学院的一名越南语外教。2010年到2023年,在云南生活了13年的何氏锦燕,见证了云南省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这里也成为了她的“第二家乡”。如今的她,俨然成为了一名“家乡”推介官,为云南“代言”。工作之余,她时不时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在云南生活的所见所闻。
中国云南省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山水相连。近年来,随着中越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加深,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也日益密切,加之河口口岸交通条件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越南边民纷纷选择到中国河口就业。“00后”越南女孩范美娴,便是其中一员。
越南人何氏锦燕是云南红河学院的一名越南语外教。2010年到2023年,在云南生活了13年的何氏锦燕,见证了云南省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这里也成为了她的“第二家乡”。如今的她,俨然成为了一名“家乡”推介官,为云南“代言”。工作之余,她时不时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在云南生活的所见所闻。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漫步在越南首都河内,会不自觉地被这里的文化所吸引。这里还能找到很多有中国韵味的古建筑、文化元素和生活细节。同时,很多越南年轻人喜欢中国,并且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中越关系到底有多近?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口岸,每天开关迎来的第一波“客人”,就是来中国做生意和上班的越南边民,他们有的当天往返,有的办理了暂住证,生活和居住在中国。今年23岁的越南女孩李莎楚,便是其中一员。几年前,她怀揣着梦想来到中国求学,就读于云南河口职业高级中学。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口岸,每天开关迎来的第一波“客人”,就是来中国做生意和上班的越南边民,他们有的当天往返,有的办理了暂住证,生活和居住在中国。今年23岁的越南女孩李莎楚,便是其中一员。几年前,她怀揣着梦想来到中国求学,就读于云南河口职业高级中学。
随着跨境游热度逐渐升温,连日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百年老站碧色寨站热闹非凡。碧色寨里,文艺清新的越南风情咖啡馆和蒙自过桥米线更是受到越南游客的青睐。逛滇越铁路、赏碧色芳华、品过桥米线,这样的旅游方式成为越南游客跨境蒙自游的首选项目。
来源:新华社越南人何氏锦燕是云南红河学院的一名越南语外教。2010年到2023年,在云南生活了13年的何氏锦燕,见证了云南省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这里也成为了她的“第二家乡”。如今的她,俨然成为了一名“家乡”推介官,为云南“代言”。
日前,来自越南的24人组成的车队,驾驶18辆摩托车从云南河口口岸入境,这也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首次有跨境旅游车队从河口口岸通关。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对此次车队入境高度重视,积极指导车队提前填写入境查验卡,增开通道办理边检手续。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河内12月10日电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从蓬勃发展的双边经贸合作,到打基础、利长远的两国战略对接,再到东盟框架内的多领域深化合作,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热度不断上升,成果持续涌现,增益两国人民福祉,成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日,越南3家主流媒体来到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红河州,与中方媒体开展联合采访活动,共促中越两国交流合作。据了解,本次联合采访涉及云南省多地,包括弥勒、蒙自、元阳、河口、建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