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晓谕刘备及各州郡讨伐曹操的檄文,文章采用了条述的方式,对曹操的“苛虐”,即政治及为人上的严厉残暴,一一道来,主要叙述了中平六年董卓乱起至建安四年曹操与公孙瓒暗通被发觉后退守敖仓这十余年间,曹操的所作所为来声讨曹操的。
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人,曾在袁绍麾下为官,官渡之战时,为袁绍写檄文大骂曹操,此檄文文笔犀利,气势刚健,如利剑长枪,刺人肺腑,据史料记载,当时曹操正因头风卧病在床,在读完陈琳的檄文后,竟然满身大汗,霍然起身,以至于病都好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局部简要翻译概括:“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
这四篇檄文无疑是古代最有名的檄文,都留下了千古名言,哪四篇?第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为袁绍檄豫州》是三国时期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是由当时的才子陈琳所写。陈琳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之一,文采出众。他的这篇文章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连曹操祖先也没放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相互征伐,彼此吞并,盘踞冀州的袁绍凭借其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巨大声望迅速崛起,消灭了北面幽州的公孙瓒,将其麾下的精锐骑兵尽数收编,还吞并了东面的并州和西面的青州,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广阔土地,一跃成为汉末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