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当公开向我国索取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印度政府开始推行“前进政策”,采取步步蚕食的策略吞并中印边界的土地,并不断寻找种种借口挑起事端,打死打伤我国边防官兵。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10 月 20 日毅然决然地发起了自卫反击。12 月 1 日,参战部队全部有序后撤至双方实际控制线内侧二十公里地区,并向印度政府交还了缴获的大批装备,释放了 3900 名被俘官兵。
邻居王老兵,今年八十多了,有一阵子老不消停,不断地往村里,乡政府跑质问:为什么不发给他“两参补助”王老兵说,自己六一年当兵,六八年复员,这时间,正好发生了中印战争,自己为此还超期复役三年多;自己是“参战”退伍兵!
#冬日生活打卡季#难忘的经历余文林回顾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经历,尤以达旺河以南战役规模最大,军区前指11月初就建立了,12月底撤。11月23日晚郭指(由西藏山南分区郭志显副司令组建的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一支部队番号)到达军指,任务是警卫军区前指。
中印32天激战最大误判中印边境反击战出现了两个误区,我军对印度军队过于高估了,而印度军队对我军过于低估了。实事求是说,1962年的印度军队从外表看还是很有实力。印度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在北非、在缅甸都打过仗。
中印边境西段属于高原严寒地区,平均海拔5000米,坡度达40度以上,空气稀薄、特别是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地区是数万平方千米,该地区荒无人烟,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但我边防部队在此坚守了58年,并且仍将坚守下去。
在2月19日国防部记者会上,发言人任国强就四名牺牲在中印边境烈士的抚恤工作答记者问。任国强表示,将会依照条例做好有关工作,烈士家属将会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顾。按照抚恤条例,此次牺牲的四名烈士会享有四类抚恤金第一,牺牲烈士将会享受一次性抚恤金。
自1962年的中印反击战,至今整六十年了,那场战争的亲历者有6位我与他们相识过。有6位是中印反击战中负伤的军人,这6位都坐着手摇式三轮车,年龄都在30多岁,他们坐在三轮手摇车上,每一位由专人护理,偶尔在路上遇到他们,我们院的几个同学会主动帮助推着他们的车走。
战争结束后,据我方统计数据,中国边防部队以阵亡722人,负伤697人,无人被俘的代价重创印军,我军共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