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行业,因为存在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借贷人和催收都游走在灰色地带,群魔乱舞,荒诞至极。而我自己最怕的是那些欠钱的‘’好人‘’,没做这个工作之前,我非常讨厌按照好坏给人做分类,做了这个工作接触了大量客户后发现人还是能做分类的。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红星深度】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她跟我年纪相仿,向我倾诉了一些她遇人不淑的故事,而且那个男人还花了她很多钱,以至于她不断贷款,拆东墙补西墙。
张超(化名)是名网贷公司的催收人员,学历不高,但是嗓门大且粗狂, 加上自己的口才能力不错,做了催收员,月薪高达3万之多。每个月都能拿那么多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本事,正所谓有借有还,欠钱不还,自然有人来要。银行有催收部、小贷公司有催收部,搞互联网金融,也得有人来催账。
绝大多数负债人对催收员的印象,往往仅停留于声音层面。仅凭这声音的特质,人们便能勾勒出电话那头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手舞足蹈的形象。有网友幽默地说:“这辈子给我打电话最多的就是催收员,真想见见他庐山真面目。”这虽是玩笑,但若真见面了,那恐怕已是上门催收的场景。
提起催收,大家往往会想到面露凶相的大汉和语气狠毒的骚扰电话,但这样的刻板印象今后要变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亲自”下场催收,不再完全依赖外包机构。7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某招聘平台上看到,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客户运营中心的贷款业务电话催收岗计划招聘3人。
刚一开始催收,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很少催收到款项,而且现在的债务人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不懂法律知识,有时候打电话债务人,而债务人都要我提供自己所隶属的公司信息,职位信息,工号等,由于我是居家催收,又是在“互联网催收委托大厅”网站上购买的一些信息,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提供这些信息。
昨天晚上发了一点催收的问题,收到了一些网友的抨击!我是负债人也是一个催收,就谈一下我个人的经历及看法吧。在2018年那年,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在一个车贷公司贷了款,只压了绿本,不上征信那种。3-4月份贷的,然后还了几个月没有再还,因为了解到车贷公司倒闭了(有熟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