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文/图每年三伏天,医院里都会推出“冬病夏治”的活动,很多人会去贴三伏灸,防止冬病复发。近日,市民贾女士打进本报热线86901890(拨了就灵一拨就灵)报料,“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一家养生会所打出“冬病夏治”的广告,可以在店里免费贴三伏灸。
打仗的时候,商业模式是坦克,营销思维是战士。会所是在15年的时候正式开业的,在刚开业的那2年时间里,由于选址得当,定位准确,装修精良,再靠着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力,养生会所的生意还算是不错的,不说是一夜暴富,至少也能算得上是日进斗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家女性养生会所,利用一场“病毒”式营销模式,一年赚300多万。其实并不是,因为女人其实对于美并没有定义的,她们的定义是来自于大众需求,大众说她美她就觉得美,大众说她不美那就真的不美。
韩女士在杭州拱墅区大悦城悦街开了一家养生馆说是店员一个多月前发现店里出现漏水还有异味韩女士提供了当天拍摄的视频能看到房间的地面上有两摊水视频中还能听到滴水的声音韩女士:整个屋顶都被泡坏了,我们就赶快联系物业。物业排查就是说,楼上那个人装的卫生间,接口没有接好,然后就漏了。
最近我们栏目接到了一个热线电话,刘先生说自己的母亲喜欢去足疗店捏脚,想着每次花个百八十块钱就能让母亲放松放松,刘先生也不反对。结果让刘先生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在一家养生会所花费了近百万,这可是老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
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人提问:“有被养生节目洗脑的家人是怎样一种体验?”竟然得到了数十万的点击和数千个回复。其中一名网友说,公公退休前是化工企业的总工,婆婆是西医(药剂师),然而两位老人沉迷于各种养生课程,家里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各种保健品堵得只能侧着身走。
打着看病诊治、保健养生的旗号,通过赠送免费讲座、免费礼品、免费旅游等形式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层层设套,一步步诱导老年人落入其精心布下的投资陷阱⋯⋯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让很多老年人防不胜防、上当受骗。
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今年6月,富宁县市场监管局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发现富宁智能养生馆门牌上有对其经营的商品“小暖吹”智能热光仪、“碧波庭”及配套产品,具有调理前列腺、乳腺增生、纤维瘤、颈椎、腰椎、肩周、妇科等功效的宣传标语。
来源:法治日报 涉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持续增强,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网络,布下“桃色陷阱”,从中非法牟利。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接连破获两起此类案件,并发出提醒:群众应擦亮双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