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生病,大家也都有过吃药的经历。每种药品说明书都会注明服药时间,例如:睡前服、晨起服、饭前服、空腹服、饭后服、一日两次、一日三次…。这时,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一天吃一次,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还是任意时间吃药都可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肾脏病中心主任曹长春说:“这次治疗用药的规律,主要得对症治疗,比方说发热加三痛,也就是说头痛、咽痛、肌肉痛,我们主要是用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个是对乙酰氨基酚,第二个是布洛芬。”
如今,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西药各展所长,但如果不注意服药方法,混搭用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今天,药师们就来为大家列举几个常见的中西药“相克”案例,并告诉大家联合用药的服药技巧。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为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故事情节为虚构,请理智阅读!)赵先生今年44岁,平时工作忙碌压力比较大,饮食上非常的不规律,也因此得了高血压,每天都得吃降压药来控制。这天赵先生刚吃完早饭想起降压药还没吃,就顺手拿起药来放嘴里吃了下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换服药物要注意什么?医生建议,西药类的复方感冒药一般建议两种药的间隔不少于6到8小时,中成药类的感冒药建议时间间隔在6小时以上。另外,心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和胃肠道疾病患者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
医生开药时,处方上经常写着“一日三次”。有些患者认为一天指一个白天,即药物在早、中、晚三餐的时候服用;也有的患者认为,“一日三次”应为每隔8小时服药1次。事实上,这两种服药方法都有偏颇。《生命时报》邀请医生解读,告诉你“一日三次”到底怎么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江泓颖 李菡)过年期间,大家的作息、饮食习惯都有一些改变,可能有的朋友会都漏掉了常规服用的药物,那么过了服药时间可以补服吗?第二天加倍补回来可以吗?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恩景说,要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补、怎么补、补多少。
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关于每天吃药频率这个事儿,咱们从头捋。每日一次先说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这个“同一时间”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
家中用药,本就要小心;若家中有孩子,用药更应小心谨慎。今天,来自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的主管药师李嘉莉提醒大家:家有小儿,用药须知道这几点。安全存放,避免接触药物在家中随意摆放,如果孩子误食,可能会有致命危险。因此,如果家有宝宝,家长一定要将药物妥善放置,远离孩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5日讯 安全用药,共享健康。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推出《小鲁科普课》系列科普视频,科普用药知识,为您答疑解惑。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药物,不仅能有效地保障药物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中新网武汉12月9日电 (常宇)“新冠防疫居家自我管理指引”日前发布,其中有退烧药、止痛药以及复方感冒药、止咳药等药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师团队9日提醒,警惕重复用药、超剂量或超次数使用药物。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一旦发烧退热药该怎么选儿童服药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成人常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自行服用时须注意以下事项:(1)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考虑服用退热药。配合物理降温措施(温水或酒精擦浴身体、使用退热贴等),疗效会更好。
■餐前:吃饭前15-30分钟。■餐后:吃饭后30-60分钟。■空腹: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相当于给你的肠胃留足消化药物的时间,确保当药物进入你的肠胃时是处于一种空腹的状态。■晨服:早餐前1小时。■睡前:睡觉前15-30分钟。■必要时:疼痛或者有突发状况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