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颖 高琴)日前,贵阳贵安2024年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培训在观山湖区举行。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贵州科学院有关专家走进观山湖区百花湖镇,对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治进行指导。
泛滥成灾的福寿螺,在成都遇到了“天敌”。成都南郊一池塘边,冯端华握紧弹弓把手,皮筋拉满,瞄准目标发射弹珠,福寿螺卵被瞬间击碎,引得水花四溅。不说百发百中,也能十拿九稳。螺卵则落入池塘,成鱼虾的美食。冯端华今年38岁,潜心练习弹弓已十余年,曾获全国弹弓竞技赛前32强,人称“华哥”。
福寿螺,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与福寿安康沾点边,但是它的出现可不是好事,而是生态安全的一大威胁。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的福寿螺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繁殖力和适应性十分惊人,在入侵中国的数十年间,迅速蔓延至南方大部分淡水水域,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每年5—8月份是福寿螺的高发期。5月23日,市民张先生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贵州投放“鸭子大军”防治福寿螺,希望福建省相关部门能够借鉴此种做法,有效治理福寿螺。那么,目前我省是如何防治福寿螺的?是否需要借鉴省外经验?记者咨询了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近期,一段给福寿螺做绝育(剪掉生殖器官)的视频火了,视频中,操作者丝滑的手法配上舒缓的BGM,有评论说:看起来好过瘾,突然有种前所未有的解压感。29日,视频作者,也是亲手为福寿螺做绝育的当事人乡村军仔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收到香港老朋友DocMartin Williams分享的一篇题为“想要你的稻田免受虫害侵扰吗?试试放一群鸭子进去吧”的文章,文章提到,大约600年前,中国就有文献记载,中国农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采用稻鸭综合种养的方法来防治虫害,而由于近年来各种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环境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一些农民转而向古人学习,重新在稻田里放养鸭子,让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一些多年未见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于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