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访谈节目中谈到,近几年投资了智能机器人工厂,将农业场景和机器人结合,做出切菜机器人等应用,“效果很好”。刘永好表示,当一台机器人的售价等于两个工人的年薪,企业就接受了,“换句话说,我买一台机器干两年就回本”。
从1982年兄弟四人凑资千元创办育新良种场,到如今构建起横跨农牧、金融、地产、科技等领域的千亿商业帝国,刘永好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更以“长期主义”与“变革创新”精神,成为民营企业跨越周期的典范。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参加座谈会。会后,刘永好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表示:“参加这次座谈会,我很激动,很兴奋,很高兴。”刘永好表示,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十分不易。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参加这次座谈会,我很激动、很兴奋、很高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作为农牧行业代表,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参加此次座谈会,会后他难掩激动之情,连用三个 “很” 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尽管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尽管经济处在调整期,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一样要有信心,一样不躺平。”9月26日,在2024川商投资发展恳谈会现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1995年在成都创刊的《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份都市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我们四川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特质。”谈起华西都市报的历史,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感慨万分。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暨封面传媒成立9周年之际,刘永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来源:经济日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2025年,农牧食品行业需关注“一升一降”两个问题——升,即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降,指降低周期对农牧产业的影响。“过去一年中,在政策支持下,猪价有所回升,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已结束亏损,实现了一定盈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多次提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晰有力的规划振奋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刘永好认为,过去几十年间,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