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昌熊明南昌人,要谈南昌文化,当然绕不开南昌采茶戏,记忆中《渔网会母》《五女拜寿》《贤德记》等都流传甚广,以《方卿戏姑》最为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南昌采茶戏《方卿戏姑》赞美了翠娥的善良,肯定了姑爷的忠厚仁义,鞭挞了姑娘的丑陋,结尾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在奉新罗坊集镇的一条街上,只要说起81岁的老人王金莲,那可是人人皆知,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着实让人感动不已。(作者现场采访王金莲老人)王金莲是1942年6月出生在罗坊的坪上村郭家,祖籍是奉新宋埠锁石帅家,她是解放前和哥哥随父母逃难来到罗坊的。
龙凤呈祥迎宾客,巴山宝水起欢歌! 12月6日晚,第三届中部地区变电设备产业峰会游园会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子正公园举行,手摇狮、竹竿舞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上演,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300架无人机在天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11月13日,由南昌县文化馆主办的南昌采茶戏传统剧目展播在县文化馆一楼展厅内举行。只见展厅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常,大批的群众慕名聚集在此欣赏着具有浓郁南昌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南昌采茶戏。大屏幕上演员们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观看席上的群众各个兴高彩烈看的津津有味。
为给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假期,五一期间,新建区策划推出“好新建·美生活——去新建,做潮玩英雄”系列活动。 音乐派对、数字嘉年华火热上演 5月1日至20日,“好新建·美生活”花海之约——马兰圩露营音乐派对主题活动将在马兰圩花海公园举行。
本报南昌讯 (江西日报记者郁鑫鹏 实习生徐荣灿)“循着激越的鼓点、婉转的歌声和不时传出的掌声、喝彩声,越来越多的人群向南昌市八一公园百花大舞台聚集……”11月15日下午,南昌县采茶剧团在八一公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迷见面会,为即将在省话剧团剧场进行的经典采茶剧目公演活动造势。
黄梅戏老前辈郑立松先生从事该剧种创研工作七十余年,接触黄梅戏剧团多达几十个,结识老艺人上百位,退休后的老人家不辍劳作,又精心盘点出了黄梅戏36部正本大戏和72折小戏传统剧目,为后来人从事该剧种传承与发展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告经承》要演六个多小时,所以改为上下两本演出。
本报记者 郁鑫鹏伴随着鲜花、掌声,伴随着期盼与鼓舞,11月25日,南昌县采茶剧团省城演出周在经典剧目《红丝错》中落下帷幕。一个县级剧团,携带传统“非遗”艺术,首次登临省级大舞台——省话剧团经典剧场,用3000多张门票逾10万元票房收入,为璀璨的省城注入了一抹文化亮色。
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群众文化工作,培育展示优秀群众文化品牌,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和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12月8日下午,由南昌市文化馆指导,红谷滩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厚田乡人民政府主办,红⾕滩区新时代⽂明实践促进中⼼、红⾕滩区⽂化事业发展中⼼承办,沙井街道、卫东街道、⽣⽶街道、红⻆洲街道、凤凰洲街道、九⻰湖街道和⻰兴街道协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年“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暨“大地情深”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在厚田乡成功举办。
王 芸作者王芸,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生于湖北,现为南昌市作协主席,南昌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对花》《江风烈》,小说集《与孔雀说话》《羽毛》,散文集《此生》《穿越历史的楚风》《接近风的深情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