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表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的需求,但现实中供给不足,特别是普惠性的服务供给是个短板。国家卫健委、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当前的低生育水平既是世界性生育转变的结果,也与生育、家庭构建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关。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
不孕不育一直是生殖健康领域的一大挑战。近年来,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渐升高,2020年最新"十三五"调查数据初版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上升至约18%,作为生育的最重要主体,女性的生殖健康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央视网消息: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我国的主题是“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生多胎成为了一个摆在许多家庭面前的可选项。然而,对于是否愿意生多胎,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在相互拉扯。一、经济考量:养娃成本的大山在现代社会,经济因素无疑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
今天看到新闻,国家卫健委提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这只是因素之一。我觉得首要因素还是经济基础不雄厚!婴幼儿无人照料,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现在年轻人背负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既想有钱花,又能照顾到家庭,基本是不可能的。
社会和国家有可能给予哪些政策支持吗?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