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年节一过,便要复工复产。与以往不同,家住安徽省利辛县的徐晴今年没有早早赶往外地寻找工作机会。正月初八,她登上了县里的“职通车”免费大巴,来到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利辛县佳辉服饰有限公司、安徽君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利辛县域内的重点企业匹配就业需求。
原标题:阜阳市颍东区推进就业服务在社区落细落实——(引题)精准对接送岗位 优化服务稳就业(主题)安徽日报记者 鹿嘉惠 通讯员 李情“真的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工作。”近日,家住阜阳市颍东区訾营社区的余嘉义一大早就来到社区,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年来,阜阳技师学院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探索了“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办学模式,先后150多家企业开展以生产型实训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针对性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促进人
阜阳市颍东区积极落实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通过完善“三公里就业圈”和常态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群众高质量就业“触手可及”。颍东区新华办事处事新华社区居民王金瑞是位全职妈妈,最近,她想找一个离家近能够兼顾家庭的工作。
来源:【人民网】春回大地,阜阳市颍东区瓦大番茄谷温室大棚内,企业研发种植的鲜食番茄“瓦大一号”长势喜人、挂满藤蔓,种植技术员张飞龙在大棚内仔细查看番茄的长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张飞龙今年28岁,之前在外地工作,2021年回到家乡阜阳。
阜阳市颍东区把稳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开拓更多岗位,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颍东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走访万谷力安企业。位于颍东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万古力安电气有限公司是当地引进的电气设备产业链重点企业。
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帮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渡过难关,阜阳市在战“疫”防控推出10项稳岗就业举措,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力支持。一、畅通线上招聘渠道各地要认真摸排各类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网”搭建网络招聘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招聘服务和远程面试
原标题:动能转换孕育就业新空间(主题)——安徽阜阳用工变化观察(副题)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王东丽从外出闯荡到返乡创业,从乡间农民到产业工人,从“体能型输出”到“技能型就业”,从“单位人”到“自由职业者”……新春伊始,记者在传统劳务输出大市安徽阜阳市采访发现,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转型
今年以来,阜阳市颍东区落实一系列真金白银促就业政策,引导企业扩岗稳岗,为就业增长添动力。在位于颍东经济开发区园区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冈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长30%,伴随着生产订单增加,企业用工缺口也随之变大。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率,畅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绿色通道,高质量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阜阳市临泉县邢塘街道开展就业促进“暖民心”进社区系列活动。政策进社区。
原标题:持续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引题)阜阳开展“暖新”系列行动(主题)中工网讯 安徽省阜阳市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开展“暖新赋能”“暖新关爱”“暖新护航”“暖新守护”四大行动,加强该群体党的建设,健全关爱凝聚制度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提
新春伊始,亳州市以“春风行动”为抓手,聚焦稳岗就业、引才返乡、服务提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高效对接桥梁,掀起“家门口”就业创业热潮。各县区创新举措、精准发力,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83场,发布岗位信息1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21万人次,交出一份温暖民心的“就业答卷”。
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区始终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招引助力区域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以“三个有机结合”为抓手,开展了“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需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