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消费市场流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今日,由于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伴随新国潮的持续发酵,《00后研究报告》显示,相较于洋货,即将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群体更喜欢本土品牌。
经验之二:价格竞争和进口替代 30多年前国门打开,许多国内消费者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过的新型(在国外并不新)消费品涌了进来。例如20世纪80年代,国内家电、电脑等领域的主导者是进口品牌,价格昂贵,潜在需求未曾有效激发。
金龙鱼调和油、胡姬花古法花生油、正大鸡蛋、湾仔码头水饺……11月5日,第七届进博会第一天,这些家喻户晓的展品纷纷在外资展台亮相,让观众顿时生出“违和感”。意外吗?你以为的国货,其实拥有一个洋身份。只不过,它们老早就在消费者心中深深扎根,走上了国人餐桌,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品牌”。
国内葡萄酒市场遇冷,但进口葡萄酒品牌并未停下本土化脚步。12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继拉菲、酩悦·轩尼诗等进口葡萄酒品牌之后,奔富母公司富邑葡萄酒集团宣布收购宁夏望月石酒庄75%股权,加码中国葡萄酒市场。
感谢各位条友评论、纠错、转发、收藏和关注。消费者观看卡迪拉克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的SUV一、销量反转,中国车商后来居上就在几年前,中国还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规模最大和最赚钱的市场。当该公司在北美和欧洲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并寻求政府救助时,来自中国的销售和利润让它得以继续运转。
本报记者 孙丽朝 路炳阳 北京报道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于1958年建成,因当时国产机车无法适应线路坡度大、坡线长、弯道多的复杂路况,中国铁道部决定从法国阿尔斯通进口6Y2型电力机车,由此开启了阿尔斯通与中国铁路的合作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