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2020年12月底,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获得独家许可,成为唯一一家允许进入“中国天眼”进行拍摄的美国媒体。
(观察者网 讯)2020年12月初,美国的阿雷西博(Arecibo)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FAST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天眼”将从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引发高度关注。
近日,美国媒体获准赴现场近距离探访中国“天眼”外媒感叹: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令人侧目2021年,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2020年12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拉近了人类与星空的距离。
近日,美国媒体获准赴现场近距离探访中国“天眼”外媒感叹: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令人侧目2021年,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2020年12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在1月5日专题介绍“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及系列重要科研进展的中科院2022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荷兰、美国的两位知名天文学家通过视频点评基于“中国天眼”的最新科研成果,认为FAST给带来了令人震撼的观测结果,显示出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方面的潜力。
近日,“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贵州举行。20名来华留学生实地探访了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并重点了解中国射电天文学发展历程和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在6日举行的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表示,去年9月在贵州落成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目前还属于调试阶段,预计在下半年会进入试运营阶段。那么这座举世瞩目的“中国天眼”究竟有多厉害,厉害在哪?
理论上,FAST的探测能力接近可视宇宙的边缘。调试两年来,FAST的卓越表现,引人无限遐想:未来,FAST有无可能冲出银河系寻找新星?FAST有无可能产生一些诺奖级别的科学成果?这一切,取决于FAST能否把性能调到最好,以及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