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孟玉楼,总是会令人想起一个装扮素雅,高挑美丽,如梨花般的女人,在一阵细细香风中缓缓走来,抱着一把月琴,面带浅笑,轻轻坐下,悠然彻弹奏着一支曲子,弹的是什么曲子呢,也许是一曲《闺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梨花满地不开门。
近来,有好几个微信群无声无息,死一般沉寂。因为群主没了,老郑走了。还不到70岁。他走得既出乎意料又似在情理之中。糖尿病多年,脚趾头被截去一个,小腿一截也变黑了,行走已经不便,心肺又有毛病,聊天说话,明显感觉气短。关键他看上去并不在乎,医生让他截肢,坚决不从。
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歌的画面《春行即兴》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诗名:春行即兴。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背景为唐朝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作者路过一处行宫时,有感而发,即兴抒发“国破山河在”的愁思。作者:李华。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寂寞”是怎样一种情怀?在那些清俊的文字下,深藏着怎样的灵魂?八首古诗词,道尽’寂寞”的百转千回,且看寂寞空庭的萧瑟风雨,且看故国没落的幻灭悲情,且看百啭鹂鸣的沙洲荒冷,且看清秋深院的夜色黄昏。